本文引用自http://tw.myblog.yahoo.com/oliver-article/article?mid=1051&next=1040&l=f&fid=5

        我們會希望有人注意到自己的存在。發現自己一直被忽視或不被注意時,往往會很不舒服或不高興。許多的
人際關係問題、家庭紛爭、親子困擾都是與「沒有賦予注意力單位」有關。

       關愛當然是一種注意,但卻不是唯一的。只要這種注意是一種對個人存在的肯定,就足以解決許多
問題了。

       人往往是為了得到肯定的注意,而努力去奮鬥與表現。

       孩子會非常希望得到父母與老師的個別注意,開始時通常會試著努力表現良好行為或成就,若是能
適時得到「個別且足夠」的肯定與注意,這孩子就會繼續當個「好孩子」。

       但是,當孩子努力表現良好卻得不到個別且足夠的注意力,這時為了肯定自己的存在,「證明」父
母仍對自己關心與注意,孩子就會訴諸異常的舉止或不良行為,來「吸引」注意力。

       不只孩子如此,得不到足夠的個別肯定的成人也會做出許多事來吸引注意力,例如揮霍金錢、炫燿
、吵鬧、悲傷可憐、奇裝異服、逞勇鬥狠
等等。

      給予孩子足夠且個別的肯定注意力,孩子的不良舉止通常會逐漸減少。持續忽略孩子的存在與表現
,你就等於是在自己身邊堆積火藥,將來有一天唯有大爆炸時才會得到你的注意。

      把孩子當作一個靈魂個體對待。不要當作「只是個孩子」看,這樣他會一直都是個「不懂事的孩子」。

     能夠給予學生個別注意力的老師通常也是 成功的 老師。老師若只對「全班」講課,而沒有想讓個別學
生了解的意圖,學習效果就會很差,學生也不會感受到老師是在教「他」。

     試試看,開始讓你的每個孩子真的覺得自己是你心中很重要的人。

-------------------------------------------------------------------------------------------------------------------------------------------------------------------
會引用這篇文章
當然也是覺得很適合我們服務的理念
在醫院工作久了
就如同在幼稚園工作久了般
看得出很多不同種類的父母親
他們對於教養孩子的態度、觀念
都對孩子的發展有著顯著的差異

孩子需要父母親的注意
我想不只是孩子
就連大人們
也需要獲得被注意的感覺
一種被在乎的感覺
用同樣的心態去思考孩子的想法
其實不難理解有些孩子的行為

就如同引用的文章中說到的
當孩子表現好的時候
你給予他適當的注意力
他為了再一次被肯定
一定會想再表現好
但倘若孩子一次一次的好行為被忽略
而只要犯一點錯
就被大人"注意"到
即使是不好的責罵
同樣也會讓孩子為了想要讓爸媽、老師注意到自己
而持續出現不佳的行為
有些孩子開始也會出現對自己沒自信
甚至腦袋瓜一片空白
根本不知道該做什麼反應

如同前一篇文章中說到的
肯納症孩子不是24小時都是有出現問題的
這些過動的孩子亦不是24小時都會調皮搗蛋
多把注意力放在他表現好的時候
或許是我們大人們應該學習的一點 但卻往往是最難實行的一部份

然而
對於現在孩子越生越少的家庭中
不難發現的另外一個問題
就是過於溺愛
"關愛"和"溺愛"有著很大的差異
"關愛"是對孩子有基本的要求與底限
當他能夠自己完成 或是表現很棒的時候
所得到的鼓勵以及正向的回應
"溺愛"是孩子一旦哭泣吵鬧
家長就立刻伸出援手幫他們做得好好的
這類的孩子往往很容易出現行為問題
如何在這當中去取得平衡點
也是當父母親的一大功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a-Ling Ts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